欢迎进入洛阳市农林科学院!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0379-65512600

当前位置:主页 科技动态

抗湿晚播良种良法 科技赋能护航丰收

点击:5次时间:2025-11-20

受前期连阴雨天气影响,今年我市麦播普遍比往年推迟1个月左右,目前我市小麦播种已经进入尾声,但仍有部分麦田尚未播种。据洛阳市天气预报,从11月19日到23日,以晴天为主,日平均气温在10度左右,土壤墒情适宜,正是冬小麦抢时整地播种的关键时期。2025年11月18日,我院小麦单产提升科技服务队高海涛研究员带领省科技特派员段国辉等人,联合偃师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深入洛阳市偃师区、孟州等地开展抗湿晚播技术指导服务,为当地小麦丰产筑牢基础。

偃师区本年度麦播面积在30万亩左右,目前播种面积过半,但大部分为丘陵坡地,水浇地比较集中的高龙,大口,翟镇等地尚有大量土地未播种,近期晴好的天气给予这些地区小麦播种难得的窗口期。在偃师家兴农场,科技服务队实地查看了地块整地情况与土壤墒情。该农场前期严格遵循科技特派员的抗湿晚播技术指导,看墒整地,精细作业,目前土地平整、墒情良好,正是播种的好时机。今年家兴农场计划规模化种植洛阳市农林科学院自主培育的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洛麦47, 结合洛麦47分蘖力强、抗倒性好,品质优良、丰产潜力突出等特性以及田间实际情况,高海涛研究员向正在播种的农场负责人针对性提出三项关键技术建议:一是科学把控播量,每亩播种30斤即可,无需盲目跟风超大播量,依托品种自身强分蘖能力保障群体密度;二是坚持适当浅播,播种深度控制在2-3cm,避免晚播情况下因播种过深导致出苗延迟、形成弱苗;三是推行一体化播种与配方施肥,加大种肥中速效氮磷含量,为晚播小麦苗期生长提供充足养分,助力尽早培育壮苗。

在孟州区,部分农户正在播种洛麦45。由于前期整地时期不佳,造成该农田土壤跑墒严重,且整地质量一般。针对现实情况,高海涛研究员也给出科学补救措施:一要抢时播种,争取在小雪之前播种完毕,确保小麦出苗温度;二要适当增加播量,亩播量可增加到35斤左右,但是不要超过38斤;三要适时浇水,在播种后5-7天开展喷灌浇水,增加口墒,为萌动后的小麦籽粒提供水分,有效提升出苗率,确保苗匀苗壮。

服务精准对接产业需求,良种良法配套指导生产,“四补一促”持续科技壮苗。下一步,洛阳市农林科学院将针对今年的晚播问题,持续跟踪小麦生长动态,常态化开展技术指导,及时解决种植户生产难题,以科技赋能推动全市及周边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贡献科研力量。 (供稿:高海涛、段国辉)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