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阳地区蔬菜强降雨后管理及补救措施
近期,由于我市部分地区连续降雨,造成一些蔬菜受淹,部分菜田被冲毁。按照省、市相关专家指导意见,结合我市实际,为尽量减少损失,建议广大菜农和蔬菜园区做好以下工作: 一、雨后加强管理 1、对浸过水的蔬菜大棚管理措施: (1)要尽快排除田间积水,减少蔬菜受淹时间,并及时修复受损蔬菜大棚。 (2)因棚内湿度...
详情
浏览:0次
日期:2021-07-27
-
水灾过后养殖场如何做好疾病防控和饲养管理
近期,洛阳多地普降大雨,造成较大的洪涝灾害,给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部分养殖企业出现畜禽溺水死亡、场区进水、饲料淋雨或过水导致变质、种植饲草倒伏、道路冲毁、粪污溢出等现象,对畜禽健康和养殖生产带来冲击。灾害过后,因灾死亡的畜禽尸体随水流漂浮,高温高湿条件下极易腐烂,造成病原微生物暴露和病原感...
详情
浏览:0次
日期:2021-07-26
-
牡丹花后田间管理要点
5月至9月,此期正值夏季,是牡丹生长发育的营养积累、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杂草及旱涝危害期,切实加强田间管理,才有利于牡丹健壮生长和良好发育,使牡丹翌年花多花大、色艳花香。管理措施主要是“二护二促”,即护叶、护根,促生长、促花芽分化。 一、科学施肥 牡丹开花素有“舍命不舍花”的说法,牡丹...
详情
浏览:0次
日期:2021-04-23
-
2021年洛阳旱作麦田春管建议
自麦播后,我市经历了秋冬春基本无有效降雨情况下,旱作麦田生长形势严峻。为了解我市旱作小麦生产现状,土壤肥料研究所全体人员深入生产一线,于2021年2月22-24日,到新安、宜阳、伊川、偃师、孟津、洛宁、嵩县等地开展旱作麦田土壤墒情测定工作,除孟津和新安部分麦田外,多数旱作麦田处于中度干旱或重度干旱。...
详情
浏览:0次
日期:2021-03-04
-
优质专用鲜食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专用鲜食甜糯玉米逐渐成为城郊农民种植和市民消费的主要选 择。为了更好的指导农业生产,洛阳农林科学院优质专用玉米研究课题组根据多年研究和实践,总结出如下栽培技术要点供洛阳甜糯玉米种植者参考。 一、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当地当季和市场需求...
详情
浏览:0次
日期:2021-02-22
-
紫花苜蓿春季田间管理技术
“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春季气温逐渐回升,紫花苜蓿即将返青。头茬草的产量占全年总产量的40%以上,做好紫花苜蓿春季田间管理,将是全年获得高产的关键。越冬后大多数苜蓿田普遍存在干旱、表层土壤板结、肥力不足等问题,直接影响到紫花苜蓿的返青、头茬草的产量和质量,所以春季紫花苜蓿的管理尤为关键,要使苜蓿种植...
详情
浏览:0次
日期:2021-02-20
-
2021年洛阳市春季麦田管理技术
1月29日,河南省农业厅组织专家根据当前小麦苗情长势和气候特点,制定发布了《2021年河南省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指导意见》,结合我市小麦生产特点,洛阳农林科学院小麦育种团队根据当前苗情和气候情况制定《2021年洛阳市小麦田间管理技术》。 “立春”将至,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我市小麦将陆续进入返青、起身、拔...
详情
浏览:0次
日期:2021-02-04
-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5个100工作”在行动
2019年5月29~30日,洛阳农林科学院杨浩哲、王跃卿、蔡海霞、李丽峰等畜牧及草业专家,分别到伊川县彭婆镇侯沟村、洛宁县陈吴乡德里村、宜阳县韩城镇朱家沟进行技术服务。 在侯沟村文化服务中心,专家们与村委领导和部分养殖、种植户进行座谈。村支部副书记侯伟川介绍了侯沟村基本情况和面临的主要问题。该村处于...
详情
浏览:0次
日期:2019-06-03
-
植保所下乡帮扶,开展技术服务
2019年5月29日,植保所刘顺通研究员、段爱菊副研究员、张自启副研究员一行3人,到嵩县闫庄镇太山庙村进行扶贫项目对接,了解帮扶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 村民反映近年来红薯病虫害十分严重,我院专家经过与多家种植户沟通,了解到当地的红薯茎线虫病发生较重,再加上这两年病毒病流行,对红薯种植造成了较大影响。专...
详情
浏览:0次
日期:2019-05-29
-
洛阳玉米试验站到杜河贫困村进行产业扶贫技术培训
2019年5月23日,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洛阳试验站站长沈东风、花卉所所长王占营、中药材所所长李彦东等,在洛阳农林科学院副院长梁华带领下,到洛宁杜河贫困村进行产业扶贫技术培训。 玉米、苹果、烟叶是杜河村三大种植作物,优化种植结构、发展甜糯玉米、提升玉米生产水平是产业扶贫的重要内容。在前期赠送玉米...
详情
浏览:0次
日期:2019-05-27

当前位置:
专题栏目
通知公告
联系我们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